Quantcast
Channel: 天生我柴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7

[转载]《诗刊》怎么藏着这么一个不入流的编辑部主任杨志学?

$
0
0


《诗刊》怎么藏着这么

     一个不入流的“编辑部主任”


“中国当代诗歌奖”本届评委名单,排在第一名的是杨志学。

杨志学是《诗刊》的编辑部主任,非同小可的职位,

说是一张“虎皮”我同意,可是,

民间诗歌活动非要“虎皮”吗?

 

杨志学,笔名杨墅,曾用笔名梦阳。诗人、评论家。文学博士。

现任《诗刊》编辑部主任、编审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。

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。

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,迄今在全国多家文学刊物发表作品及评论多篇。

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、荣获多种奖项,

著有诗学专著《诗歌:研究与品鉴》、诗与论合集《心有灵犀》,

主编诗集《新中国颂——中外朗诵诗精选》、《太阳要永远上升》、

《中国年度优秀诗歌》、《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》等。

 

 


  杨志学是《诗刊》编辑部主任。这么大的一个诗歌“父母官”,我知道太晩了。因为我不投稿,你大于泰山和我没关系。我开始知道杨志学是今年转载柳忠秧在北京开超大型的作品研讨会(又称吹牛会)的那篇报道文章,读到了杨志学代表《诗刊》社讲的那段最牛的发言。他用权威者的身份肯定地说:“柳忠秧古体诗集随手一翻,就有好作品,可以拿到《诗刊》去发表。”他是说,柳忠秧的诗,闭着眼睛抓一首都可以在《诗刊》发表。我当时啼笑皆非:堂堂《诗刊》怎么藏着这么一个水平不入流的“编辑部主任”?于是很好奇,一有空就去百度搜索杨志学。他的诗歌?他的论著?他的来历?等等。他的网上资料并不多,不像人家商震,你在百度输入一个“商”没输完,下一个“震”字便自动跳了出来。搜索“杨志学”不行,三个字不写完就是不出来。这也许是名人与非名人的区别,也许是杨志学为人太低调。

 

    好不容易搜索到了杨志学几首诗(近年写的),读着读着,边读边忘。终于选到了一首有“个性”的,让人能记得住杨志学的,这首《主席》:

 

   轰一轰“诗官”杨志学

    

 

    关于杨志学的事,其实各行各业都存在,外行领导内行,中国一大特色。不足为怪。可是,最近,杨志学又让我“怪”了起来。前不久,我转载了《文坛已成为中国腐败的缩影》(原发中国南方艺术,作者鲁李龙),这篇文章被千家万户转载。该文章分别写了21种腐败,说是文坛腐败,实际是写的诗坛。我读到文中的第5个问题,专列“编辑部主任腐败”。请读:

 

 

轰一轰“诗官”杨志学


 

     对这位“编辑部主任”虽然未点名,实际是点了名。1、著名主流诗刊;2、部队转业。当然非杨志学莫属。网上百度资料表明:

 

     杨志学,笔名杨墅、梦阳。河南沁阳人。中共党员。1983年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,获文学学士学位。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,获文学硕士学位。2005年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,获文学博士学位。1983年大学毕业分配入伍。1984—1987年在河北宣化解放军炮兵学院任宣传干事、学报编辑。1987年调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任教,1999年评为副教授。2002年从部队转业。2005年到中国作协诗刊社工作,任编辑部主任至今。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。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。著有诗歌理论著作《诗歌:研究与品鉴》,主编有《唐宋诗词鉴赏》(合作)。

 

     这下问题就来了,文章写了他那多的劣迹,而且都那么明细,似乎此人相当了解杨志学,也掌握有证据。作者既然公开发在“中国南方艺术”正规的大网站上,揭人腐败是要负责任的。因此,对这件事,应该予以查实,要么查处作者造谣诽谤,要么查处杨志学。如果文章所写属实,杨志学不说当什么编辑部主任,在《诗刊》扫厕所都不够格了。

 

     从资料上分析,杨志学转业后凭什么能调入《诗刊》社,进《诗刊》社后不是搞收发,不是管理计划生育,而是坐上了编辑部主任这样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要位,这可是要相当精通诗歌才行,显然与他在部队的诗歌经历严重不符。所以文章中说他“靠行贿调入”,也不是没有道理。

 

     杨志学任职这些年,私人旅游要人接待,给了好处可以发稿,这些在圈内都不是新闻了。

 

     如实地说,杨志学只能算上一个诗歌爱好者。他的名字前冠名“评论家”,他评论了什么呢?发一组意象诗给他,不要评论,只要他解读,他懂吗?我们当今是生活在官本位年代,诗界也不例外,有官职的草包也会有人捧。他的“编辑部主任”这个“虎皮”是很值钱的。你看,为什么大小诗歌奖都要请他挂名当评委呢?他真的能评出诗歌优劣吗?为了说明诗歌活动为什么都热衷请那些无知而有名的人当所谓评委,我特地在网上搜索,杨志学当评委的资料多,但他当评委评出了什么东东,很难找。还算幸运,终于搜索到了襄阳的一个诗歌奖,网上附有获奖作品。下面是杨志学代表《诗刊》社在诗赛发布会上讲话:

 

 

     轰一轰“诗官”杨志学


 

    这次诗歌大奖赛是襄阳市襄城区和《诗刊》合办的。从获奖的一、二、三等作品来看,有一个获奖作品简直笑掉大牙。相反,未能获奖的作品比这个获奖作品好多少倍的很多。这就引起了我的疑惑。于是,我将获奖作者任金亭名字输入百度,此人原来是主办单位的头头:

 

     任金亭,湖北枣阳人,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,省作协会员。
  1984年至1992年任襄樊市群艺馆副馆长。1992年至2005年任襄樊市襄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。1994年至1999年任民进襄樊市第一届委员会主委。
  1982年至今,是湖北省第六、七、八、九届省政协委员。湖北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。襄樊市第九、十、十一、十二届政协常委。现任襄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。

 

     《诗刊》的头们如果真有诗歌责任心,应该日以继夜地研究怎样办好刊物,挽救危机;应该怎样多发现一些好诗人和民间诗歌;应该学习已逝的老编辑王燕生、雷抒雁那样,一身干净,打破圈子,团结全国诗人,把中国诗歌往正道上引领。这些,比奔命于和地方合作,搞那些流于形式的诗赛和所谓“春天送你一首诗”之类的活动,到处“讲座”有用得多(你们敢把每次的所谓“讲座”稿发出来吗?),受人尊敬得多。傻瓜都知道,到处和地方合办诗赛,搞“讲座”,是在诗歌舞台上跳双人舞,互相利用,互得好处。纯洁、高尚的诗歌被你们用来做遮羞布,诗歌充当了中间的“皮条客”。不必美其名曰“为了诗歌”,合作方不给你一分钱,你还“为了诗歌”吗?再说,也有举办诗赛者不请你们参加,不要你们合作,不是照样进行,而且质量更好吗?


   下面请读任金亭获奖诗(二首之一)

 

诗二首

 

 

轰一轰“诗官”杨志学
轰一轰“诗官”杨志学

轰一轰“诗官”杨志学

轰一轰“诗官”杨志学

轰一轰“诗官”杨志学
轰一轰“诗官”杨志学
  轰一轰“诗官”杨志学

  轰一轰“诗官”杨志学

 

 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62ea2fcf0102v77a.html#

 

 

鲁奖诗歌奖评委、各种诗歌比赛的评委的杨志学的诗

2014年的新作——

 

 

在龙州重走红军路

——广西边陲走笔之四

  

 

一条路,保持着当年的幽深

莫非为了把红军的足迹永久珍存

 

一条路,保持着当年的曲折

莫非为了检验后人艰苦奋斗的本色

 

我们上路了。天气骤变,风雨大作

好啊,暴风雨,你来得正是时候

雨中行进,我们可以更好地练一练腿脚

走在前面的,是两名昂首挺胸的旗手

 

身穿红军服,行走一段后兵分两路

循着设计的路线,走过湖泊后再去会师

一个同志摔倒了,爬起来继续前进

遇到危险难行的路段,“战友”们相互扶持

 

一个上午的行军,走得饥渴劳顿

在一个休息点,吃到了老乡备好的茶饭

与乡亲共话今昔,想起当年鱼水情深

再上路,呼吸着雨后清新,品味着苦中甘甜

 

    2014-02-08

 

 

不同声音——

 

《人文杨志学》 

    

  赵思运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 2006年12月第一次与杨志学见面,就感觉到他身上浓郁而质朴的中原文化气息。

  ……作为一个诗歌编辑,他的诗学(文学)理论功底非常扎实。他在硕士、博士阶段分别重点研究文艺美学和中国现当代诗学,其间他又做过多年高校教师,砥砺了他的学术研究。

  ……杨志学还是一个优秀诗人、诗歌鉴赏家。在攻读学位和编辑期刊的繁忙之暇,他还坚持诗歌和散文创作,不时为我们带来创造的喜悦。而他细腻入微的鉴赏力是和他的诗歌创作相得益彰的。 

  ……读杨志学的著作和读他的人一样,你会发现他的文字都那么诚实、本分、朴素,从来不卖弄术语,而是老老实实地把每句话说清楚,说到读者心里。在这哗众取宠盛行的年代,用文字把话说清楚,已经成为难得的能力,这不能不说是对这个文化语境的讽刺。杨志学的每个文字,都像刚刚从灵魂的泥土里长成的麦粒儿,带着热乎乎的温度,带着泥土的色泽与馨香。

 

    2008年8月2日 南京

 

 


 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  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  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77

Trending 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