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小说月报》眼里的当代小说
——《小说月报》副主编、编审刘书祺
时间:2014年10月23日
精要:
什么是小说?
就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林黛玉一样,小说的定义恐怕有一千种说法。小说就是往小里说,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读物,是供人们消遣的东西,它不是大餐。《小说月报》把可读性放在首位,发表读者读懂和喜欢的与生活有关的小说。作者写的东西读者能不能读懂,喜欢不喜欢决定着刊物的发行量。有的作家提出自己的作品不是写给这个世纪的,是写给下个世纪的,这有点矫情。写作就是为了发表,赢得读者。很多人反映《追忆逝水年华》读不懂,我想可能有如下两个原因,一是才疏学浅,一是不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。
写小说要巧妙运用语言。小说语言要符合描写的人物性格。巴尔扎克说:“第一个说女人像花的是天才,第二个是庸才,第三个是蠢才。”
所以,小说,一定要写出自己独特的东西,你才能站住脚。好比你买了件新衣服,你喜欢别人穿和你一样的衣服吗?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,出身不一样,读书经历不同,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,最重要的是写你自己的感受,写你最熟悉的东西,那是你自己的天地。把普通人写好了,你就会成功。写作者不要总是看选刊,选刊它没有引领现代创作潮流的任务。选刊不倡导任何潮流。任何写作风格,也不肩负推荐作者的任务,我们只是推荐作品。选刊是把众家好的东西综合在一起,当编辑的就是一个厨子,做菜不能十个菜都是龙虾鲍鱼,必须得搭配些青菜,或者别的什么。这样刊物才能丰满,因为刊物不只有一种读者。
谈到长篇小说创作,说句功利的话,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地去写长篇。中国每年的长篇三、四千部,读者很少。书店里的长篇几天就下架,化成纸浆,这是资源的浪费,时间的浪费,感情的浪费。买长篇得有闲钱,有时间。就我本人而言,我只看影响特别大或有争议的,其它不看,因为没有时间。建议大家多写中短篇,经常在杂志上亮相,就会引起编辑的重视,经常发表作品证明你有实力。
学员们有不少是从事编辑工作的。在这里,我要说,一个好的编辑应该是读书和创作同时进行的。编辑写稿子便于和作者沟通和交流。编一本好书是件很高兴的事。创作有自由,出版有纪律,多关注一下时事、时政不要让人把你的饭碗捅掉了。
在这里,我简单地谈谈网络文学。网络文学归根到底还是文学,网络只不过是它的一个载体,既然是网络文学就离不开文学的规律办事。网络的发展造成了文字垃圾的泛滥,网络文学缺乏第三者的监管,修改,加工,有的网络小说写着写着目的丢了,这不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态度,出版署应该加强对网络文学的监管。
大家投稿一要自信;二要选择好刊物,看是否符合要求,要知道刊物的办刊宗旨是什么,取舍是什么?《小说月报》一直坚持纯文学的标准,它最大化地普及了文学读者,使小说拥有了数以万计的读者。

